Smart智富月刊第166期 2012-05-29
單身上班族》薪水7年沒漲,照樣存錢+投資
一心追求財務自由 她靠精省理財熬出頭
- 分享:
- 推至Facebook
- 推至噗浪
- 轉寄本文
- 我要回應(0)
不久之後,過年時家族聚會,我跟同年紀的表妹談論起薪資以及勞健保提撥的退休金,我才意識到,我的工作時數比她長,福利卻沒有更好;我雖然有存錢,帳面數字卻很少,在沒有成家置產的情形之下,就算做到50歲退休也無法累積1,000萬元資產。那時我突然了解,強迫自己儲蓄雖然可以存錢,但累積資產不是單靠「存」就可以達到目標。我開始研究投資工具,也想著如何用這份工作開拓自己的額外收入。
我先兼家教,因為時數短、時薪高,每個月平均收入約4,000元。本薪加上兼差,我每個月有2萬6,000元的收入,存錢速度加快了。2008年,我開始嘗試每個月各以3,000元定期定額投資2檔基金,雖然金融海嘯期間賠了2萬多元,可是長期累積下來,定期定額還是幫我「存」到4、5萬元(本金加上獲利)。
26歲時,我竟然存到人生第1個100萬元,我好高興,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可以擁有100萬元的感覺,給我很大的信心。信心真的很重要,讓我覺得存錢不辛苦,而且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安全感。
首次投資遇金融海嘯
定期定額續扣,3年再滾100萬
投資的起步卻不是很順利,也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投資基金的第1年,就碰上2008年金融海嘯,2檔基金績效負30%,我當時不知道該不該贖回,就決定一檔贖回,另一檔繼續定期定額,結果沒有贖回的基金後來大翻身,績效逆轉成正的15%以上。我發現,進入投資市場一定要能夠細水長流,定期定額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定期定額遇到金融海嘯,績效也會負很多,可是定期定額很像存錢,又可以分散風險,市場不好的時候不要急著贖回,績效還是會翻正,不會一下子就失去一大筆錢。我繼續做定期定額,同時也計畫準備學做單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