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月刊第178期 2013-06-01
從購物不看標價亂買,到乖乖月領2萬零花
徐佳瑩:我雖然醒得很慢 但好險我開始存錢了
- 分享:
- 推至Facebook
- 推至噗浪
- 轉寄本文
- 我要回應(1)
以前沒有危機意識 不知不覺花光錢
徐佳瑩才剛到台北,就在朋友建議下,參加當紅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第3屆的比賽。她回想起比賽這段日子,雖然製作單位有提供住宿,但因為沒有收入,吃和交通等生活開銷,得靠自己想辦法。但她還是覺得很開心和值得,結識了一群愛好音樂、有共同目標的參賽者。這段沒有收入的日子,雖然辛苦,卻也甘之如飴。
經過半年多的比賽,她榮登冠軍,而拿到的225萬元獎金,第一件事就是替爸爸還掉房貸190萬元,剩下的35萬元,她留在身邊當生活費,耐心的等著發片機會。
比賽結束,踏出製作單位提供的住宿飯店,徐佳瑩知道,自己在台北必須要找個像樣的地方住下來。於是就和哥哥在南港合租了一間房子。房租雖不算很貴,但因為沒有家具,她就一口氣花了12萬元買床、桌椅等等。
而剩下的20多萬元,也沒能留住多久。因為在等待出片、後續錄音的一年中,不知不覺地用光了。對於收支,徐佳瑩說自己的第一次收支概念來自於父親的教育。「小時候,爸爸曾親手砍下一節竹子,做了一個存錢筒,要我一定要養成存錢的習慣。」之後還幫她在郵局開戶,要她好好管理金錢。
但她始終沒做到。只要手上有錢,看到喜歡的就買,毫無危機意識,「從沒想過,比賽結束後,我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穩定收入,要妥善分配剩下的獎金。」徐佳瑩說。
因為這樣,她到現在都想不起來,當初錢是怎麼花光的。
雖然獎金已見底,但因為2009年發第一張專輯備受好評,銷量頗佳,又有大筆收入進帳,於是徐佳瑩繼續維持「有多少錢,就花多少」的消費習慣。直到2011年,一張扣繳憑單改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