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成長率與股市表現 |
經濟數據的好壞是影響投資市場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又以涵蓋為最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最為重要,而GDP成長率即為一般所定義的經濟成長率。但GDP或經濟成長率卻無法即時公佈,往往要落後一季才能知道前一季的狀況。股市因為能即時反映市場各種資訊,因此投資人往往將股市表現視為經濟表現的風向球。
股市既反映了市場的即時資訊,又被視為經濟的領先指標,哪股市表現與經濟狀況到底是同時還是領先?我們以2000年以來台灣每季經濟成長率與股市表現來,可以明顯出股市的表現應該是走在實際經濟表現前面的:

資料期間:2000年Q1~2010年Q4
資料來源:主計處
實際計算兩者的相關係數則約為負0.11,也就是說以當季而言,股市表現與經濟成長率其實是反向關係的。但我們若把股市的報酬率提前一季再重新檢視兩者的相關係數則轉為約0.16。再把股市報酬率提前兩季,兩者相關係數則提升到0.44。提前三季時,相關係數更提升到0.58。提前到四季時,相關係數就降回剩0.39。這表示台股約領先二到三季反應未來的經濟狀況。
台股報酬率與經濟成長率關係 |
相關係數 |
同期 |
-0.1147 |
領先1季 |
0.1633 |
領先2季 |
0.4447 |
領先3季 |
0.5829 |
領先4季 |
0.3927 |
我們再以2000年以來美國每季經濟成長率與S&P500指數報酬率表現來做同樣的檢驗,可發現美股表現一樣約領先經濟表現二到三季。當季的股市表現與經濟成長率相關係數則接近零。
美股報酬率與經濟成長率關係 |
相關係數 |
同期 |
0.0415 |
領先1季 |
0.2985 |
領先2季 |
0.4880 |
領先3季 |
0.5998 |
領先4季 |
0.4014 |
資料期間:2000年Q1~2010年Q4
資料來源:主計處
不過投資人需瞭解到股市並不單只是反應經濟狀況,許多非經濟因素同樣對股市產生各種影響,尤其越是落後國家非經濟因素影響越是巨大。像2000年時,台灣當年度經濟成長率為5.77%,但當年度台股卻是重挫43.85%,會有如此大反差關鍵原因自然在於當年度的總統大選。
此外,由上面兩表也可以看出美國股市與經濟成長率的相關係數明顯高於台灣部分,這正說明了越是先進國家經濟表現的優劣越是投資市場好壞的關鍵。但新興市場國家除要留意經濟問題外,仍須留意政治、社會,乃至政策走向的變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