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 > 透視股票術語 > 用利率循環法 抓住股市行情

用利率循環法 抓住股市行情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12 期 / 透視股票術語 / 作者:黃嘉斌

ROE、PER...看到這些股票專有名詞,許多剛接觸股市的投資人不知該如何應用。因應眾多讀者要求,本刊特別開闢「透視股票術語」專欄,由資深操盤人黃嘉斌親自執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助您打穩基礎。

小檔案_黃嘉斌

經歷︰ 光華投信基金經理、統一投信基金經理

現任︰ 一銀證券協理、AAFM金融管理師




美國發生次級房貸風暴,造成全球股災,此時投資人都引領企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這個救世主可以無視通膨壓力,下一場『降息』的及時雨,以澆息這場大火」。利率動向對股市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利率對股市的影響也非降息就一飛沖天,升息就股市低迷是這麼機械化簡單。其實要釐出利率對股市扮演什麼作用,必須跟景氣與公司業績一併觀察。

以利率循環法 將股市行情分4個階段

接下來我以利率為核心,來解釋不同景氣階段的特性與投資因應措施。以利率為核心的趨勢推估方法,我給他一個名詞叫作「利率循環法」,這個方法把股市行情的特質區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剛開始降息的「金融行情」、因為降息刺激後景氣開始好轉的「業績行情」、景氣開始過熱祭出升息政策的「反金融行情」及進入循環末端景氣反轉向下的「反業績行情」,以下再進一步介紹各個階段的特性於投資選擇之道。

〈第1階段〉景氣在谷底 挑選對利率敏感的個股

第1個階段稱為「金融行情」。這是出現在業績、景氣都很差的階段,這時候政府通常會採取降息的手段,來刺激景氣的復甦,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景氣仍在谷底,但是政府用降息刺激景氣。

在這個時期,景氣循環進入衰退末期或瀕臨谷底,雖然不至於再往下,但是企業的業績也還沒出現明顯轉好的跡象,很難用業績作為股票推升的動力來源。反而是政府用降息刺激景氣脫離谷底,使實質利率不斷降低,當企業的業績每股盈餘(EPS)止穩或衰退的幅度小於預估本益比﹙PER﹚因利率下跌而提高的幅度時﹙當利率下跌本益比就會提高,即投資人願意給予較高的本益比水準﹚,股市開始成為最佳的投資標的,接著股價慢慢止跌回升,一些對利率敏感的股票、資產股(與業績題材無關)、股價超跌股(股價低於清算價值或重置成本),成為這個階段選股的重心;另外在股市剛開始復甦的時候,成交量還不是十分熱絡,股價推升的動力有限,這時候股本小、籌碼少的公司較容易有表現。〈第2階段〉景氣開始復甦 從財報中選出成長幅度最大者

第2個階段稱為「業績行情」。當降息的手段逐漸發揮效用,景氣也慢慢開始復甦,此時政府還是會持續降息的動作,以確保景氣能從谷底上升,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景氣開始上升,政府仍採降息策略。

在景氣循環正式脫離谷底走向繁榮後,可以看見公司業績顯著好轉,這個時候利率已經接近低檔,再向下調整也很有限,推動股價的力量轉而以企業每股盈餘﹙EPS﹚的實質改善作為股價上漲的依據,因此選擇投資標的的重心轉向對景氣敏感的股票,就是從公司的財報中找出月度、季度、年度盈餘改善﹙成長﹚幅度最大者。

〈第3階段〉景氣出現過熱 鎖定獲利成長率高的公司

第3個階段稱為「反金融行情」,就是當景氣開始出現過熱現象的時候,政府為了避免出現通貨膨脹,開始採取升息的措施藉以將景氣降溫,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景氣持續上升,政府開始升息。

當景氣復甦明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商品的價格顯著上漲,通貨膨脹的憂慮加深,利率開始止跌回升,初期利率的漲幅不多,或者公司獲利每股盈餘(EPS)成長的幅度超過預估本益比﹙PER﹚下降的幅度時,股價仍具上漲空間;但是當利率漲幅擴大,以至於公司每股盈餘﹙EPS﹚成長幅度趕不上預估本益比﹙PER﹚下降的幅度,股價就會出現漲升乏力,甚至開始反轉下跌,這時候只有獲利成長率高的公司,也就是每股盈餘(EPS)大於本益比﹙PER﹚下降幅度,才能持續支撐股價上漲,所以這個階段選股重心要重視獲利成長率高的公司。

〈第4階段〉景氣受到壓抑 慎選防禦性股票作避風港

第4個階段稱為「反業績行情」,是指景氣因為升息的影響而受到壓抑,個別公司業績也受到影響,獲利出現成長停滯或者衰退。

景氣盛極轉衰,但是公布的經濟統計數字仍維持繁榮的假象,而且景氣復甦期長期累積的購買力,促使物價居高不下,房地產更是漲幅驚人,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得利率持續攀升,業績衰退,在這些背景環境下,景氣、利率敏感股票成為票房毒藥。對這個階段裡只有具備資產價值(含不動產及轉投資公司),還有因為通貨膨脹使資產價值大幅提高的資產股還具備上漲的條件。

接著股市的投資客陸續退出市場,具備實質投資價值的股票失去支撐買盤而下跌,接著還沒退場的投資人開始對合理本益比﹙PER﹚的評價向下調整,促使這些績優股的補跌,也是這個階段跌幅最深的族群。

留在股市的投機客開始轉向以籌碼戰炒作投機股,機構法人除了減碼因應外,為降低持股風險,乃選擇金融股或非製造業(對不景氣有較強抵抗力)等防禦性股票或穩定性高的股票作避風港。

看完上面的解釋,再從各種跡象顯示,不難了解我們正處於第3階段過渡到第4階段的位置區,所以通膨壓力真的很大,景氣似乎搖搖欲墜的感覺,雖然美國聯準會為了「美國大選」,暫時將控制通貨膨脹的任務擺一邊,依舊祭出降息動作,但是真能收效嗎?

在循環的力量走到向下修正階段,經驗告訴我們,政府怎樣的動作最終只有延後或減緩問題罷了!畢竟趨勢就是趨勢。

利率循環法區隔出股市4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