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 > 區域房市 > 首購族挑屋 深坑、溪崑最實惠

首購族挑屋 深坑、溪崑最實惠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10 期 / 區域房市 / 作者:方沛晶

每年第4季,總有不少準新人為了趕在年底成家,開始著手尋找合適的屋子共築愛巢。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委託辦理的「台灣地區住宅需求動向調查」96年第2季季報顯示,全國近一半(49%)的購屋動機是首購自住者,但在房價連漲4年,加上貸款成數限縮減少的情勢下,不少首購族寧願只租不買,尤其在房價高漲的大台北地區更是如此。第2季季報也顯示,台北首購自住者比率逐季下降,顯示台北市居高不下的房價,已經讓薪資有限的首購族望之卻步。

不過,若是預算不多的首購族,只要勤做功課多比較,還是可以挑選到價格實惠、生活機能便利的房子,一圓人生第一次的購屋夢。

以北部來說,交通利多訊息不斷的台北縣,今年第2季首購自住者比率達54%,顯示首購族的第1選擇,在比價效應下,已從台北市移往價格較為親民的台北縣。

總價600萬為上限 避開當紅區域,少負擔

信義房屋不動產主任蘇啟榮說,一般民眾首購需求有7成是在成家前後,所以挑選第1間房子的時候,最好納入夫妻兩人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小孩子的需求。而除了家庭成員結構之外,包括生活習慣、工作地點遠近和心理因素的影響,也要考量在內。

根據上述因素,首購族挑選房子最好不要陷入區域迷思。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認為,有些首購族受建商、媒體影響,選擇當紅區域,卻忽略了自己的負擔能力。例如,理論上台北市信義區、台北縣新板橋車站特定區(新板特區)的房子不僅保值、抗跌,未來的確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價格往往不是首購族負擔得起的。「所以,首購族挑房子的程序,第1個應該考量的是價格,第2是生活需求,第3才是房屋的增值潛力。」胡佩蘭說。

也就是說,必須以自己能負擔的價格來挑選房子的區域。以北縣購屋搜尋者的期望房價區間來看,20.2%的期望價格在501萬至600萬元之間,21.7%則落在601萬至900萬元。蘇啟榮認為,在父母完全沒有資助的情況下,600萬元房價是大台北地區多數首購族可以負擔的上限,也較能買到轉手性較高、屋況較理想的物件。以94年台北縣家庭可支配所得為93萬元來看,夫妻每月薪資約為8萬元,若購買總價600萬元的房子,須負擔7成房貸420萬元。就目前銀行承做的指數型房貸利率試算,第1、2年約為2.4%、第3年約為3.6%,第4年起若考慮升息趨勢設定為4%,本息攤還每月應繳金額為2.2萬~2.5萬元,房貸支出約占每月薪資的3成。

就首購族而言,600萬元總價的房子是負擔得起、又不致成為屋奴的安全價位;除了價格以外,首購族還要考量哪些因素呢?

北縣首購族買屋 54%為自住.北縣購屋 55.8%期望600萬元以內

北縣首購族買屋 54%為自住.北縣購屋 55.8%期望600萬元以內



考慮3因素 住得舒適,日後好轉手

1.掌握333原則

基本的「333原則」還是首要考量,胡佩蘭建議,在銀行緊縮房貸成數的情況下,自備款最好能夠拉高到3成;房貸每個月償還金額最好控制在月收入的3成以內;最後,首購族大多因為結婚而買屋,因應未來小孩出生的需求,最好考慮3房格局的房子。

不過,因為大多數民眾第1間房子的居住年限為7至10年,通常在小孩上小學時,會因為活動空間增加,以及考慮小孩學區問題,會有一次換屋需求,所以2房產品也可以在考慮之列。

2.以距離時間換取房價空間

基於總價考量,首購族沒辦法一開始就在市中心找到符合預算又有足夠生活空間的理想物件,因此大多轉往郊區購屋,建議從環境優質、生活機能完善的北縣地區著手,確保區域的發展性。

「除了總價之外,還是要考慮購屋者的生活圈。」胡佩蘭補充,房子到上班地點的交通是否方便、離原本租屋地點或原生家庭是否較近,都要納入考慮。以上班地點來說,購屋預算有限者,可考慮距捷運站1公里或乘接駁公車3站內的區域,「以距離時間換取房價空間」;若開車,也可選擇有大型聯外道路的較遠社區。

另外,以目前租屋處或原生家庭所在區域來尋找購買物件,則是顧及每個人熟悉的生活機能,縮短重新適應的時間。

3.考慮轉手性

此外,因應未來的換屋需求,買第1間房子一定要考慮轉手性的問題。低房價雖有其市場需求,但屋齡愈老,轉賣當然就愈便宜。以居住10年後換屋來看,超過30年屋齡、地點又非市中心精華區的物件,較難賣到好價錢,所以首次購屋的民眾最好選擇20年以內的房子,日後才好轉手。

再者,雖然中古公寓的價格較低,但轉手接受度也低,最好還是以周遭生活機能佳、聯外交通便利的電梯華廈較為理想。

<深坑地區>距信義區10分鐘車程 房價每坪不到20萬

若是設定600萬元總價,大台北地區有哪些屋齡低、交通方便、又具有增值潛力的地區呢?

深坑鄉示意圖

深坑鄉示意圖



深坑與信義區最大價差達4.5倍

深坑與信義區最大價差達4.5倍



以台北市預售屋單價最高的信義區來看,宏盛建設及宏泰建設推出的「信義帝寶」,1坪要價高達140萬元;再以今年房價漲幅最高的文山區而言,「遠雄日光」開價1坪50萬元。相較之下,深坑距離信義區、文山區車程10分鐘,房價卻不到20萬元,值得首購族多加留意。

94年正式通車的信義快速道路,憑著快速進入市區的優勢,讓深坑買氣持續加溫,房價穩定上漲;尤其台北市區房價高漲不墜,有愈來愈多購屋者選擇在深坑落腳。在深坑連續推出「台北新花園」系列的寶佳機構銷售人員許君甯表示,深坑屬封閉型地區,但近幾年聯外道路完善,由信義快速道路到信義區、文山區只要10分鐘,走南深路到南港、走北二高到汐止也只要15分鐘。

東森房屋深坑加盟店店長徐健表示,除了開車之外,捷運木柵站、公館站、市政府站都有公車直達深坑,車程約20分鐘。另外,深坑鬧區位於埔新街及文化街,有學校、公園及店舖等,形成生活機能自給自足的商圈,加上7月份正式營運的台北深坑假日飯店,足見深坑交通便利、房價相對低廉的優勢。「目前深坑房市交易已經從本地客轉為外來客,首購與換屋比例約為7比3。」徐健表示,首購族買的物件大多是電梯大樓,換屋族則是偏愛連棟式透天別墅。

信義快速道路通車2年來,深坑鬧區房價穩定上揚2成,以10年電梯華廈來看,通車前每坪單價約13、14萬元,通車後為15、16萬元,20年公寓每坪單價則從10、11萬元,起漲至13、14萬元,預售屋的價格更拉高到18萬至20萬元。深坑地區空氣清新、環境單純,吸引不少南港、汐止的科技新貴到此買屋;加上深坑和木柵房價每坪差了10萬至15萬元,也有不少文山區的公教人員進駐;另外,無法負擔信義區高房價者,不少也選擇到深坑置產。

較可惜的是,深坑腹地不大,多為一般農業區之甲建及山坡地之丙建用地,難以吸引建商大規模造鎮開發,推案量始終不大。另外,深坑老街遊客多、假日容易塞車,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溪崑地區>盡享北縣行政資源 房價比新板特區少一半

除了台北市燙金地段信義區周遭有房價便宜的深坑可選之外,距離台北縣燙金地段新板特區車程15分鐘的溪崑地區,也是「首購實惠屋」的推薦區域。

溪崑區示意圖

溪崑區示意圖



溪崑與新板特區最大價差達2.3倍

溪崑與新板特區最大價差達2.3倍



新板特區近兩年房價漲勢驚人,平均每坪40萬元。捷運沿線如府中站、江子翠站、亞東醫院站附近,也有28萬至32萬元,讓首購族望屋興嘆。但只要15分鐘車程,同樣是板橋門牌,溪崑地區新成屋卻僅17萬至19萬元,足足比新板特區便宜了一半以上!

溪崑在地理位置上較貼近樹林地區,但屬於板橋市,可享受北縣最豐富的行政資源。核心區域主要由篤行路貫穿全區,以浮洲橋連結板橋核心區域,騎摩托車或是搭接駁公車,5分鐘達亞東醫院站;若是開車族,15分鐘內可達新板特區,南端可利用城林橋通往土城交流道,直上北二高。另外,開車5分鐘即可到樹林車站商圈,聯外大眾運輸也可利用樹林車站到台北車站。加上溪崑地區綠化密度比高居北縣之最,計有溪北公園、溪洲公園、崑崙青少年活動廣場等萬坪綠地,也有溪洲國小、沙崙國小、溪崑國中,文教氣息濃厚,成為新莊、板橋、土城首購族首選區域。

東森房屋溪洲加盟店店長馬重義表示,該區目前首購與換屋比例約為6比4,外來客超過4成,幾乎都是因為溪崑地區交通便利、房價便宜、居住環境又好的優點。這兩年新推案也不少,目前中古屋價格穩定,20年公寓每坪約12萬至14萬元;10年以內大樓約14萬至16萬元;新成屋每坪則在16萬至17萬元,主要集中在靠近浮洲橋的篤行路1段附近,以近兩年來茂德機構在附近推出「麗池」系列作品為代表。較注重生活機能者,可選擇靠近樹林商圈的篤行路2段附近,臨近溪北公園的中古物件交易最為熱絡。

距離新板特區不到5公里、距離亞東醫院捷運站不到3公里,溪崑地區價錢相對便宜,加上遠東通訊園區、浮洲榮工廠都市更新案等重大建設,未來具增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