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 > 投資指南 > 每年40% 股票賺錢術

每年40% 股票賺錢術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3 期 / Smart Cover / 作者:劉志明

從股市賺錢是許多投資大眾的心願,但往往事與願違,有人怨嘆沒有駙馬爺趙建銘的「內線」,有人怨嘆沒有股神巴菲特的「眼光」,更有人怨嘆自己的運氣、流年不佳,沒有賺錢運。其實從股市獲利的祕訣就是:在對的時間,買進對的股票。

投資人耳熟能詳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和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都是靠投資累積驚人財富,雖然兩人的投資風格截然不同,操作邏輯也有天壤之別,但他們會成功,都自有一套醞釀多年而成的投資方法,值得大家細細體會、借鏡學習。

而在高手如雲的美國華爾街,也有一個傑出的基金經理人:葛林布雷(Joel Greenblatt),他所創辦的Gotham Capital公司,在過去20年創下了年平均40%的高投資報酬率。更重要的是,他研究出一套簡單的神奇公式,利用這個公式,可以從美國3,500家企業中篩選出最好的標的來投資,讓掌管120億美元資金的他,創造出優異的績效。

多數人不懂投資  卻愛上冒險的過程

葛林布雷以一個生活實例來闡述他的投資理念。喜歡開船的他,因為技術不熟練,有一次算錯了風速與水流速度,只差幾十公尺,就撞上一艘有3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遊輪,差點粉身碎骨,葬身大海。

技術不好,卻喜歡以身試險,甚至喜歡經歷這種冒險的過程,這是許多投資人的通病。這絕不是好習慣,葛林布雷強調,投資人在挑選股票時,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東西,就像拿著燃燒的火柴棒,在炸藥工廠奔跑一樣,非常危險。

因此葛林布雷公開他的投資心法,以簡單的公式,利用「盈餘報酬率」與「資本報酬率」這兩個指標,就能讓股市投資人在不用太冒險的狀態下,找到適合的投資標的。

例如像美國IBM這樣的大公司,在某一年的某個時間,可以用30美元買到1股,但是同一年的另一個時間,卻可能得花60美元。為何在短短一年之中,同樣買IBM,價格卻差1倍?這是許多投資人需要了解的問題。

問題可能出現在進出股市的行為,葛林布雷將此稱之為「市場先生」。市場先生有時候心情好,願意以60美元的高價買IBM,但有時心情不好,只願花30美元,但IBM這家公司的價值變化沒有如此巨大,因此投資人如果能在市場先生心情不好時,低價買進股票,絕對能提高獲利的機會。用低估的價格去買  獲利機會才高

但什麼時候是低價呢?葛林布雷提出一些美國的例子,轉換應用在台灣也行得通。例如台北有一家知名的「x忠」麵線攤,一碗麵線賣30元,一天能賣1,000碗,假設一碗淨利25%,一天營收3萬元,可賺7,500元,一個月淨賺22萬5,000元,一年270萬元。如果今天老闆心情不錯,願意把他的麵線攤一半的權利賣給你,你願意花多少錢去買呢?

如果花270萬元去買,表示2年就可以回本,風險不大;如果花540萬元購買,回收期不但提高到4年,還得負上不小的投資風險。萬一旁邊又多了另一家一樣好吃的麵線攤,因為競爭者分食市場,導致營收、獲利下降,回收期又得往後延,甚至可能虧損。

相反地,如果老闆願意以50萬元代價出售麵線攤一半權利呢?恭喜!這代表投資麵線攤應該可以賺錢。

花所有精力分析公司價值

葛林布雷就是花所有的精力去研究一家企業究竟值得多少錢,如果能用比他認定還低很多的價格來投資,為何不買呢?但為什麼有企業值100萬元,卻願意以50萬賣掉呢?實際上,還真有這樣的例子,確實有人願意以半價把事業賣給你。

如果麵線攤的老闆,想花50萬元開一個分店,讓你投資一半,只要你拿出25萬元資金,你會不會投資?根據麵線攤過去的經營績效,一年可賺270萬元,若分到一半的獲利,一年也可以分得135萬元,經營這個事業只要投入25萬元,當然是個好生意。

投資王永慶與王又曾  結果大不同

還有一個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另一家「x信」麵線攤同樣花50萬元開分店,這家麵線攤或因口味較差、或是地點不好,生意比較差,一年只能賺50萬元,但也要你投資25萬元,這時你該投資哪家店呢?答案很明顯,當然是選擇與生意好的合作,才是正常的投資,因為同樣投資25萬元,生意好的盈餘報酬率與資本報酬率會比生意差的高很多。

當然投資股票、研究企業財報,不像此處所提只了解營收、獲利的關係那麼簡單,但邏輯與原理卻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2年前你拿100萬元投資國內老牌企業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現在可能賺到50萬元;但如果你拿100萬元投資現在流亡海外的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這筆錢現在已化為烏有。同樣的100萬元,投資結果卻大不同,由此可見選對標的有多重要。

如果一家企業沒有特殊之處,沒有推出新產品,也沒有品牌地位與強勁的競爭力,那麼這家公司的獲利也不會太好。簡單來說,能創造高資本報酬率的公司,可能擁有某種特殊能力,使對手無法追上,而有高資本報酬率的企業,更有可能把部分利潤轉投資,又賺到高投資報酬率,這種公司,營運能力強,能創造高盈餘成長率。

例如上述的「x忠」麵線,由於高湯配方較香,廣受消費者歡迎,獲利能力自然比「x信」麵線要好的多,還有它具備的優勢也讓新開的分店,成功機率較高,因此能保持高盈餘成長率。

善用神奇公式  年年戰勝大盤

葛林布雷表示,股市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縮影,如果投資在盈餘報酬率與資本報酬率比較低的公司,等於自掘墳墓。對於低盈餘報酬率與資本報酬率的公司,除非有新的企業經理人加入整頓,先開除不好的經理人,雇用比較高明的業務人員,或者打一些廣告,來增加營收,才有轉機機會;但如果連做了這些改變,成績都沒有改善,那麼就應該把公司結束。

有系統的把錢投資在能夠善用新資本的事業上,來創造新獲利的公司,這就是美國經濟能長期發展、繼續成長的原動力,同樣也是企業能持續成長,不斷增加獲利的主因,葛林布雷認為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精髓。

一般散戶也可以掌握這個精髓,只要懂得利用葛林布雷的神奇公式,就能容易找到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利用超低價的時候投資。如此一來,想要如同葛林布雷一般,20年來都能打敗大盤,相信不是難事。◎葛林布雷的神奇公式大公開

葛林布雷的致勝祕密在於2個關鍵指標,就是盈餘報酬率(Earning Yield)與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Capital),考量到企業所面對的稅率不同,因此都以企業稅前盈餘作為計算的因子。

盈餘報酬率=企業稅前盈餘÷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

資本報酬率=企業稅前盈餘÷〔淨營運資本(net working capital)+淨固定資產(net fixed asset)〕

附註:
1. 企業價值的計算,是用公司市值加上利息與長期債務與優先股(享有優先獲得配息的權利,也享有優先清償權)
2. 淨固定資產是剔除折舊後的固定資產總值
3. 淨營運資本是以流動資產減去現金來估算

先計算出各企業2個指標數字後,再按照高低排序,並把兩個排序的結果相加以獲得每家公司的總排名,排名在愈前面的公司,愈具有投資潛力。

上述兩個公式稱為Grennblatt神奇公式,他認為這可以大大縮小投資者的選股範圍。不過,葛林布雷也說明,透過這個排名篩選出來的公司是投資者分析一家公司的開始,並非是結束,還必須經過更深入的分析,鎖定最熟悉的幾檔標的,並利用低於市場價值的時機買進,才能獲得不錯的報酬。

也許一般投資人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找出這些公司,但本刊已利用這套公式幫讀者作好篩選,接下來的報導有詳細名單,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值得投資的黃金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