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省吃儉用買入千萬房,擔憂寬限期將至增加財務負擔

取得大筆資金 該先還房貸嗎?

撰文者:陳彥丞 更新時間:2017-06-01 瀏覽數:33,73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CFP 升息 王麗文 房貸 寬限期

現在年輕人要買房,因為能夠籌措的自備款並不多,以至於大多數人繳付的房屋貸款,不但相對總額大,期限也很長,常常會排擠到其他的目標,所以是很重大的理財決策。


不過,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王麗文指出,雖然購屋後的財務負擔增加,但因有強迫儲蓄、累積資產的效用,可以說是良性的債務。

但房貸畢竟是債務,而且在升息循環下,借貸的利率調高機率大,所以要預先做好償債評估及資金規畫,以避免家庭收支失衡、無法繳付房貸,中斷資產累積的狀況發生,甚至讓房貸成了不良負債,那就得不償失了。

當在償付房貸期間,尤其是寬限期即將結束,出現像Ula這樣會取得一筆較大資金的時候,通常都會想用來提前償還房貸,以減輕債務壓力。

但是,把這一筆資金運用在提前償還房貸上,真的是效益最好的方式嗎?一般人應該要如何評估呢?王麗文有以下2個建議:

建議1》
設定占比上限
房貸不宜超過月收入4成
雖然房貸往往是個人或家庭的最大支出,但必須預先規畫好支付資金,並且設定上限,以確保家庭的財務健康、生活品質良好。

那麼,設定上限的標準是什麼呢? 由於房貸是每個月支付,所以就要用家庭每個月收支來計算占比。

如果房屋物件在台北市、新北市等高房價地區,建議每個月房貸應占月收入4成以下;如果是位在其他地區,則房貸占月收入比率,最好也不要超過3成為宜。

在了解房貸占比是否影響家庭財務時,要注意2件事:

1.以本利攤還期金額計算
通常房貸支出有2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寬限期,也就是每期只繳納貸款利息,不需攤還本金,因此還款金額少、負擔輕,一般銀行提供的寬限期為2∼3年。

第2階段是寬限期結束後,既要還利息,也要還本金,因此每月還款金額大增,以Ula的例子來說,在2018年時,就會從目前的9,800元增為2萬8,000元,增幅這麼大的金額,必定要預先準備,也因此房貸支出的占比,必須以寬限期結束後的金額來計算,才能真正反映家庭財務的健康實況。

2.所有非理財支出都要設限
一般而言,房貸、家庭日常花費、儲蓄理財各占月收入的1/3,也就是房貸和日常花費的非理財支出占比,最好在2/3左右,一旦有新需求或家庭狀況變動,例如小孩出生,這時才能有現金流可分配,而不易造成赤字。

如果發現家庭的非理財支出占比太高,先檢視家庭日常花費,是否有可再減少的空間,例如每年少出國1趟、降低添購新衣的頻率、調低手機資費方案等。

如果是房貸負擔較重,而家庭日常花費也無法再減少,且沒有增加收入的機會時,就要考量賣屋再換屋或者是租屋的做法了。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