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評比

因應市場變化、ETF交易量逐年攀升

國內創舉 基金獎增設ETF獎項

撰文者:郭莉芳 更新時間:2017-02-01 瀏覽數:23,08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2017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即將登場。回顧2016年的基金表現,受惠於巴西股市大漲,由瀚亞巴西基金創下報酬率65.92%奪冠,比MSCI拉丁美洲指數年報酬率28.58%還高出37個百分點。

若從資金面來看,晨星統計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底1年的資金流向,8大資產類別中,只有替代市場、商品、其他類別的基金呈現小幅淨流入的狀況,股票、固定收益、股債混合等基金均呈現資金流出狀態,其中又以股票型基金淨流出近1兆3,800億元為最多。


那麼資金都流向何方了呢?或許可以從另一個數據看出端倪。若從全球ETF(詳見名詞解釋)的交易量來看,從2000年以來都是年年攀升,更在2015年底突破3兆美元,到2016年底又成長了5,189億美元(詳見圖1),被動式操作的ETF顯然比主動式投資的共同基金更吸金。

ETF(Exchange-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是被動追蹤某一指數表現的基金,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在國內是採取類似共同基金的模式,由投信公司管理,並發行受益憑證。

國外的ETF市場蓬勃發展,那台灣呢?從圖2亦可看出,ETF交易量占台股交易量的比率在2014年以前從未超過2%,然2015年急速增溫到7.26%,2016年更突破9%,成長速度驚人。

金管會放寬限制
2015年起ETF檔數大增
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從2015年後台灣ETF發行數量便急速增加,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同時也擔任2017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新聘評審的林蒼祥指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是金管會大幅放寬限制,除了正向ETF外,也鼓勵業者發行反向ETF,再加上不管看多、或是看空,民眾皆有標的可操作,也提高了投資意願。

此外,「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邱顯比表示,2016年不分境內、境外基金,普遍落後大盤很多,金融海嘯過後市場波動變大,這也更考驗了強調主動式操作的基金經理人的操盤功力。

以台股為例,2016年台股在全球股市表現中名列前茅,台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上漲15.59%,電子報酬指數上漲17.59%,元大台灣50 ETF(0050)報酬指數更上漲19.12%。

但是,統計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161檔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只有6.93%,與大盤差距達8.66個百分點,打敗大盤僅11檔,落後元大台灣50 ETF更多,創下過去20年來主動型基金輸給指數最慘的紀錄。

因應這樣的市場變化與資金流動,2017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獎項有了一個市場創舉。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